目录
第一部分: 统计现代化改革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国家统计局在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2.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统计部门在这项改革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开展了哪些工作?
3.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国家统计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展相关领域的统计监测?
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 国家统计局将如何开展这方面的统计改革?对更加全面反映消费发展发挥哪些作用?
5.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数字经济增加值, 数字经济核算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后续工作将如何推进?23
6. 平台经济在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在更加及时准确监测平台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统计工作?
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方面有哪些新措施新进展?
8.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 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改革如何开展?有哪些成果?
9.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要要求, 国家统计局如何开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工作?
第二部分: 新修改统计法
10. 统计法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法。2024年9月统计法完成了第三次修改, 此次统计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点有哪些?
11. 统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统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新修改统计法对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作出了哪些规定?
12. 防治统计造假是此次统计法修改的重中之重。围绕防治统计造假, 新修改统计法作出了哪些新规定?
13. 新修改统计法新增第九条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的相关内容, 应如何正确理解此条规定?
14. 为科学有效组织统计工作, 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新修改统计法对健全科学合理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作出相关规定, 如何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1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统计法治建设的根本立场, 新修改统计法在哪些方面具体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6. 国民经济核算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不断推进国民经济核算领域改革。新修改统计法如何在法律层面巩固拓展这些改革成果?
17. 统计信息化是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最活跃、最有效的基础保障, 新修改统计法在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规定新要求?71
第三部分: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18. 什么是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什么要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19.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过几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20.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和主要调查内容有哪些?
21.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如何选取的?各地区的样本量均为1%吗?
22.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时间安排是什么?如何组织实施?
23. 被抽中的住户如何填报抽样调查数据?
24. 如何保证调查对象隐私及数据信息安全?
25. 公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
第四部分: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26. 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27.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普查对象和范围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28.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哪些变化和创新?
29.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时间安排是什么?
30.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如何组织实施?
31. 普查对象如何支持和配合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五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
32. 国内生产总值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 这三种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看待三种方法核算的GDP数值差异?
3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三项重大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任务, 当前这三大核算改革任务进展如何?
34. 2024年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进行了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此项改革?具体方法是什么?对GDP数据有何影响?
35.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反映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产品核算包含哪些内容?其中研发支出是如何进行核算的?
36. 收入法GDP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与劳动工资统计中的工资总额有什么区别?
37. 支出法GDP核算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什么区别?
38. 如何正确使用GDP数据?
39. 在计算季度GDP环比增速时, 为何要对季度GDP数据进行季节调整?
第六部分: 价格指数
40. CPI调查中选择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是什么含义?对于日益繁荣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如何确定“篮子”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对于同一种产品, 如何选择具体的品牌、规格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规格品?
41. 权数是指什么?CPI和PPI权数是如何确定的?
42. 2025年正在开展新一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基期轮换。什么是基期轮换, 为什么要进行基期轮换?
43. CPI基期轮换流程是怎样的?相关工作如何开展?
44. PPI基期轮换流程是怎样的?相关工作如何开展?
45. 房价是否计入CPI?
46. CPI权数是否每月都在变化?
47. CPI数值是不是越低越好?
第七部分: 居民收支调查
4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数据来源于住户调查。住户调查中的“住户”是什么概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人均”如何计算?
49. 国家统计局在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时, 还发布了中位数数据。中位数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50. 居民收入统计除了现金收入外, 需要计入实物收入吗?如何进行统计?
5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部分, 后三类收入中的“净”是什么概念, 具体如何统计计算?
52. 工资性收入包括哪些内容?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平均工资是一个概念吗?在统计工资性收入时, 是使用税前工资收入, 还是税后工资收入?
53. 财产净收入包括哪些内容?存款利息、基金和股市分红以及交易盈利、房屋出租收入是否都计入其中?
54. 转移性收入包括哪些内容?退休后的收入应计入工资性收入还是转移净收入?
55. 经营净收入包括哪些内容?对于个体户的经营所得, 是作为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净收入?
56.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包括哪些内容?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现金消费支出一样吗?农户自己种植的粮食果蔬如果自己家庭食用, 算作消费吗?